三亿体育中医院竞相扩展业务领域、进军药膳“生意”,与流传上千年的“药食同源”中医理论以及人们日益觉醒的“养生血脉”有关。(视觉中国 / 图)
“养生药膳有别于临床药膳,必须选用国家卫健委批准的‘药食同源’药材,也不能谈疗效。严格来说,没有经过医师问诊辨证的协定方,不能是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临床药膳。”
目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很多既符合老百姓传统食用习惯又属于中药材的物质却没有进入食药物质目录,药膳餐饮产业尚难形成大规模市场。
中医药膳讲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亿体育,切忌盲目跟风。“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
“没想到打败奶茶的是中医院的酸梅汤”“一帖只要一块钱的酸梅汤谁还不会开”……社交平台上网友的 “安利帖”,让浙江省中医院的线上便捷配药系统一夜之间陷入瘫痪——1.34元一帖的酸梅汤茶包被抢购一空。
“去中药房配酸梅汤”,2023年秋在社交平台掀起的这股热潮,并非中药茶饮第一次出圈。早在2020年三亿体育,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就凭借东院药膳坊推出的中药奶茶引发关注。
走红网络后,浙江省中医院相继推出秋燥润肺饮、煲汤三宝方和冬令进补膏方,其中茶饮煲汤方单帖价格在20元以内;柳州市中医医院则更新药膳坊菜单,研发出药膳汤类、炒菜类、粥类、药茶类、糕点类、面点类等六大类药膳三亿体育,价格在2-55元不等。
不同的是,前者的药膳方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以药材包的形式线上售卖,按照药品管理;后者的药膳产品则由第三方餐饮公司线下销售,作为食品经营。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除上述两家中医院,国内已有大批中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平台销售中药茶饮、膏方等院内协定方。这些方剂通常标有明确的功效和禁忌人群,消费者无需面诊即可自助下单。
中医院竞相扩展业务领域、进军药膳“生意”,与流传上千年的“药食同源”中医理论以及人们日益觉醒的“养生血脉”有关。药膳业务扩张,客观上带动了线下中医门诊的就诊量提升。
不过,现实中,药膳经营也因“药食不分”面临尴尬境地——产品定位是药品还是食品,关系到不同的经营主体、材料选用和监管标准,也影响消费者的预期。
“养生药膳有别于临床药膳,必须选用国家卫健委批准的‘药食同源’药材,也不能谈疗效。严格来说,没有经过医师问诊辨证的协定方,不能是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临床药膳。”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宋鲁成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到了下架前一天,酸梅汤单日销量甚至突破了4万帖。”浙江省中医院医务部主任吕晓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要知道出圈前,该院酸梅汤日均订单只有几百帖。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2022年5月31日,浙江省中医院就开始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线中药茶饮,包含健脾祛湿、平肝降脂、明目润眼等多款茶饮协定方,药方由院内名医工作室研制,单帖价格在2-17元不等。酸梅汤则在2022年夏季推出,由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四味药材组成,药方详情页显示,该方有解暑、生津、开胃功效。
上线一年后突然走红,吕晓皑认为这反映了当前年轻人养生热情的提升。睡眠障碍、腰痛、咳嗽、月经不规律、疲劳综合征是浙江省中医院2023年9月接诊人数排名前五的病种,都是上班族常见的亚健康困扰。中药茶饮针对常见病推出,契合了年轻人的健康需求。
浙江省中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次抢购酸梅汤的用户以年轻女性为主,女性用户占比超八成,17岁-30岁用户占71.25%。
生活在杭州的王慈在第一时间购买了浙江省中医院的酸梅汤,“想着拿来代替奶茶,健康又好喝”。两年前,二十八岁的王慈因内分泌失调确诊甲亢,从此开始坚持配茶、煲汤,用药膳养生。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华碧春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中医药膳历来是中药的应用形式之一,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医师辨证施膳,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常以不同的形式流行,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方方面面。“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药膳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传统药膳、食养的理论和经验,并加以整理提高,使之与现代营养治疗学和营养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医疗保健方面的实用科学。”
“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合适的药物、食物性味组合成一定的处方来治疗疾病。医生在开具临床处方之外,也需要嘱咐病人宜吃什么,不宜吃什么。”宋鲁成说。
中医院做药膳“生意”并不新鲜,新的是经营方式,目前主要存在互联网医院和餐饮门店两种经营形式。
互联网医院平台推广药膳,与疫情期间全国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当时,全国大批中医院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推出新冠预防制剂,打通了线上开单、配送到家的在线购药流程,并将其沿用至药膳业务。
比如,河北省中医院曾在2022年12月推出“防疫食疗方”系列“药膳包”“发酵膏”;厦门市中医院在2022年11月推出中药防疫方,并于2023年4月上线健脾祛脂茶;推出酸梅汤之前,浙江省中医院也曾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线两个防疫药方。
除了线上开方,药膳推广更贴近市场化经营的路径,是在线下打造药膳餐饮品牌。
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食药同园”药膳坊开业三年以来,结合广西道地药材和地方气候特色,推出了菜、汤、粥、糕点、饮品、面点等不同形式的药膳产品,其中中药奶茶最受年轻人好评。
“中医院不能直接经营餐饮业务盈利,因此我们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餐饮企业生产药膳产品,所有产品配方都由治未病中心药膳团队研发,药材也由医院申领,保证药材质量。”刘静说。
刘静介绍,“食药同园”药膳坊的对面是柳州中医医院的营养科门诊,提供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咨询与指导等服务三亿体育,“前来就餐的消费者如果追求适合个人体质、更有针对性的药膳,可以来门诊进一步咨询”。
互联网医院平台推出的药膳产品定位为药品。以浙江省中医院为例,中药茶饮的药方详情页明确标注了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在药材选用上,为保证药方的安全性和普适性三亿体育,以药食同源物质为主,但也会选择相对平和的临床药材。消费者下单茶饮时,系统自动跳转在线复诊处方,由便捷配药门诊医师开具相关诊断信息后方能进入支付页面。
作为药品的药膳,如何辨证施治?浙江省中医院为每款协定方设置包含三道问题的问卷,用于判断消费者体质。如勾选项与答案不符,则会弹出“暂时不推荐购买,建议去医院就诊”的提示信息。不过,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用户可不限次数进入页面重新作答。
对此,浙江省中医院在产品宣传文章中曾提示消费者“设置题目的初衷是为了辨别是否适合这个药方,不要为了跟风而去尝试各种答案,按需选择合适的就好”。
浙江省中医院线上购买中药茶饮,需先回答三道问题辨认体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平台便捷购药系统截图 / 图)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目前不同中医院对于线上购买药膳的管理规定并不统一。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中医院的自助购药系统就要求“仅复诊者才能进行线上购药”,如系统未能读取近三个月的院内就诊记录,则无法线
相比中医院里定位为药品的药膳,市场更为广阔的药膳产业中,药膳通常作为食品经营。以北京同仁堂、郑州东济堂、上海童涵春堂为代表的中药房是药膳产业的主体,少数中医院则借助第三方公司开拓食品药膳业务。
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在接受中国小康网专访时曾指出,药膳是一个“常在河边走”的产业,一不小心就容易触碰“食品中添加药品”或者“非法行医”的法律红线,但目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很多既符合老百姓传统食用习惯又属于中药材的物质,例如辣椒、大蒜、黑豆等列入了《中国药典》,但却没有进入食药物质目录。
此外,养生药膳食品不同于药品,不能标注疗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徐莹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第四十六条,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药品不能随便做广告,药品广告必须经药监部门审查后发布,非药品的食品则禁止宣传疗效。